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这或许是写老上海最好的一本书

Tom 1月前 70

银元迷网,老银元收藏交流学习平台(yinyuanmi.com),专注晚清民国机制银币,银元版别知识、鉴定估价、藏友探讨、臻品展览,一个真正属于老银元收藏爱好者的乐园。帖子多为藏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部《银元时代生活史》,陈存仁以银元和个人经历为线索,将上海往事娓娓道来。一件接一件的大小事,生动展现了一幅旧时上海的生活图卷。陈存仁生于20世纪初,逝于20世纪末,他见证了一个世纪的风雨。

 

《银元时代生活史》书封上如是介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同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抗议‘废止中医案’。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中国药学大辞典》。1979年,编撰《中国药学大典》。”

 

在专业的药学著作之外,陈存仁还撰写了《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等,讲述他所亲历的旧时上海生活。20世纪70年代,香港拍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陈存仁”的名字以特别顾问的名义出现在片头。作家阿城在评价《银元时代生活史》时说道:“写老上海的书,这一本最好!”

 

从回忆童年开始

 

在写作《银元时代生活史》时,陈存仁是从回忆童年开始的。“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陈存仁写道。

 

据陈存仁介绍,早期在上海,银元为上海经营沙船生意的富商私家铸造。“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为免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

 

沙船富商铸造的银元是手工打成的,后来流入中国的墨西哥银元则是机器铸造的。其中,来自墨西哥的银元上面有一只“鹰”,被称为“鹰洋”,或者“番饼”“洋钿”,而清政府在光绪年间铸造的银元上面有一条龙,被称为“龙洋”,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将自己的头像铸到银元上,这种银元被称为“袁大头”。这些银元,在同一时期是等价使用的。

 

有意思的是,当时银行与钱庄的往来结算只用白银,每天清早他们都会聚在一起互相递解银元,但却鲜少发生抢劫之事。“好在解银元的木箱既笨又重,必须两人才抬得动,抢劫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个人将大量银元携带在身,那就有些危险了,“银元放在身边,锵锵有声,而且白花花的色泽更是炫眼,所以旧时个人携带大量银元容易发生事故,俗语所谓‘财不露白’,‘白’字旧时指银元宝或白银,后来即指白银制成的银元。”

 

那时候一个银元可以换一百二十八枚左右的铜元。“当时一个铜元,用处极大,可以买糖十粒八粒,可以买大饼油条各一件,或是买生梨一二枚、马蹄二串。……城隍庙的酒酿圆子,是每碗铜元二枚,吃一碗肉面食四个铜元,一块肉又大又厚。汽水称为‘荷兰水’,每瓶二个铜元。鸡蛋一块钱可以买到一百五十余只,已经算是很贵的了。”这足以见得彼时的一个银元的购买力和物价情况。

 

陈存仁小时候去姑母家拜年,得到一个银元作为“拜年钱”。家里绸缎铺的学徒看到了,羡慕不已,因为当时铺子里薪金最高的掌柜每月薪水也不过八元,刚满师的学徒每月只有一元,而陈存仁只是去拜一个年,就拿到了一个银元,他叮嘱陈存仁把这钱好好保存起来。这名学徒即后来的实业家章荣初,三十年后,他开了两家织布厂,跟刘鸿生合设章华呢绒厂,也是第一家国产呢绒厂。

 


每天佐膳食品限定四个铜元

 

“银元时代的生活,讲起来,真有一番沧桑史。”陈存仁写道。

 

陈家一度是上海县城内的世家,经营绸缎生意,后来家道中落,加上父亲去世,陈存仁开始体味人间艰辛,也在谋生时体会到银元之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真正意义。“这三年中,我家的伙食,老是粗茶淡饭。米价每担三元六角,每天佐膳食品限定四个铜元,以一个铜元煮青菜一大盘,一个铜元购豆腐豆芽之类,二个铜元购‘东洋鱼’一块。所谓东洋鱼,是红色的海产鱼干,又称萨门鱼,由日本运来,价廉味咸而耐食。这般的膳食,常年不变,五天吃一次蛋,每月难得吃到一次‘炒肉丝’。”当时一家人的衣服也都是旧的,三年五年不添新衣。

 

陈存仁谨记父亲的教诲,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勤奋学习,考入了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医旧籍都是艰深的文言文,为补习文言文,经介绍,陈存仁拜当时的名儒姚公鹤为师,后来再拜章太炎为师。

 

“我从姚公鹤老师之后,不但国文大有进步,而对社会关系的接触收获更大,因为他的烟榻之旁,每晚都有不少名儒学者相聚倾谈,如孟心史、蒋竹庄、庄俞、董康、胡朴安、陆尔奎、叶楚伧、戴季陶、陈冷血、陈布雷、唐驼等。他们所谈的或是批评时事,或是臧否人物,都有很丰富的处世经验,所有谈话资料,也有极高深的学问,由此我智识顿开,见闻大增,对做人的道理懂得不少,觉得这许多学问都是书本上所没有的。”陈存仁的这段回忆似乎与银元无关,但当这些读者熟悉的名字一起出现时,当时文人大家的交往也可见一斑。

 

与姚公鹤处夜夜招待满座高朋不一样,章太炎的经济情况十分糟糕。那时候章太炎靠卖字为生,但他不登广告,来求字的人极少。据陈存仁回忆,先生常常留他用膳,“但菜肴之劣,出乎想象之外,每天吃的无非是腐乳、花生酱、咸鱼、咸蛋、豆腐等物。”先生的衣衫常年不过三四套,从未见他穿过一身新衫。“每天来拜访老师的人,不过一两位,因为那时他和时人交恶,所以来往的朋友,远远不及姚老师。不过来访他的人,都有许多食物带来,如绿豆糕、豆酥糖及种种杭州土产,是他最中意的。”

 

陈存仁从学校毕业后,自开诊所,成为名医。他曾经治愈了于右任的伤寒,与之交往渐密。在陈存仁的印象中,于右任不爱钱,也不要钱。于右任曾跟他说,自己的口袋里从来不带钱,只放两颗图章,如果遇到文酒之会,或者收到馈赠文物,便当场挥毫盖上两个印。于右任对代笔也有严厉规定,不受人一个钱。“求书的人,大都知道这种习惯,最多带一些土产送给他,他见到这种东西也笑而不谢。他有一种最喜欢的东西,就是要索书的人带一罐墨汁,但这种墨汁,规定要用人工磨成的,要是市上出售的墨汁,他一看就知道,绝不接纳。”

 

老上海的繁荣

 

一·二八事变之后,上海也发生了变化。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记录了他在彼时的所见所闻。

 

有人或许会认为,一·二八事变会让上海变得萧条,毕竟那意味着这座城市不再安全,事实并非如此,上海四郊的人涌入租界,甚至造成了上海市面上一度的繁荣。

 

“自从四乡及各地难民麇集上海之后,最容易看到的繁荣景象,就是游乐场。大世界,生意好不必说,连很古旧的新世界也天天人山人海,还有先施、永安、新新等大公司顶楼的游乐场,也是游客满坑满谷。”陈存仁回忆。

 

戏院和电影院也是场场客满。陈存仁喜欢看电影,“当时的首轮电影院,有大光明、南京大戏院、美琪大戏院、光陆大戏院、国泰大戏院等六七家,都纷纷映演第一流新片,票价楼下收六角,楼上为一元。至于二轮的电影院,如北京大戏院、巴黎大戏院等八九家,因为票价便宜,大致分四角、六角,所以也是场场爆满。”

 

那时候话剧也兴起来了。当时最有名的是曹禺的《日出》《雷雨》《原野》,开话剧界的先河。“不过,初时没有固定的戏院,后来话剧组织越来越多,演出的场子,有辣斐大戏院、卡尔登戏院、兰心大戏院、丽华大戏院等五家之多,不断有新戏演出,许多有名的话剧剧本,如《金小玉》《秋海棠》《大马戏团》等,都是在这个时候产出的。”

 

还有跳舞场,比如百乐门、大都会、丽都、仙乐、米高梅等,“舞票规定一元三跳,但是客人的付出,往往超出这个数字,所以当时一流舞厅的舞女,每月的收入,数字之大,殊堪惊人。”

 

彼时成药广告也十分繁荣,因为有人认为淞沪战争之后会有大疫,因此争先恐后制造成药。“每天打开报纸,封面广告必然是新出的成药,名目繁多,不计其数。各报馆的广告部门弄得无法应付,只得把这些广告编排日期轮流刊登。有许多新药要等到三个月之后,才能登出一幅大广告,凡是新药上市不能不登大广告。”

 

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生活史》的记录详细且丰富,用一种纪录片式的写作生动展现了一幅过去的生活图景,涵盖方方面面。如果细细数算时间,书中的人与事并不久远,它把那段历史带到读者眼前,使之不被封存,不被遗忘。

 

《银元时代生活史》精彩书评1:失落的文明

 

世上有那么多书,有过那么多作家,而一个人的一生又是如此短暂,遇见什么书什么作者,应该说背后都藏着书缘。

 

民国是个很动荡的年代,但是也是个豪俊之士辈出的年代。又因为当时战乱割据,每个人都想自立为王,所以有一点点像古罗马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按照自己的欲望行事,所以有很多很有趣的事情。《银元时代生活史》从一个著名中医师的角度去谈1949以前的上海,笔下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作者是旧上海的中医师陈存仁,他出生在世代经营绸缎的富贵家族。但是出生不久就家道中落,父亲早亡,很小就经历了大家族一夜之间极盛而衰的悲剧和父亲无钱下葬的惨剧。他个人从一个少爷,变成三餐青菜,十天一肉的贫家小子。但是,凭借他个人的努力和头脑,以及不错的运气,成为了著名的中医师,报社老板,业界领袖,从而重振门庭。这本书详尽地讲述了这一段个人史,所以有人把它和高阳的《红顶商人》相提并论,作为个人励志教材。

 

陈医师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坚持每天一记。所以,他有充足的素材可以写进书里去。这本书也变成了老上海的百科全书,陈先生的笔墨触及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各色人等和当时的生活做了非常详尽的刻画。由于他是中医师,能够接触到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走卒妓女,比起章诒和的那种只针对“红色贵族”生活的描写,又要生动鲜活得多。也因为他是医师,国学老师是章太炎,所以下笔极为朴素,力道拿捏恰好。一路娓娓道来,既不让人觉得厌倦,又不觉得此人张扬,而是始终津津有味,难以释卷。旧上海的人物风情,尽在这一本书里。

 

《银元时代生活史》本来是给香港《大人》杂志的专栏,每个单篇本来就独立成章。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个人生活,陈先生非常仔细地描写了他的成长过程,那种旧中国里中国人的想法和作派,让人无限神往。尤其是他的长辈和他的朋友给他的教义,看得我连拍额头。假若我早年能够预见书中的那些长辈,听取他们的教诲,不知道能少走多少弯路。而让我最感慨的一点是,这种教诲和见识,从书里看来,乃是家中的传统,老辈人传授给子侄辈,最后成为世家的传统。里面对事业、金钱、婚姻、人际关系,都有非常精辟和实用的见解,教人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站直了生活。民国时代的人,骨子里有一种风华神采,怕并非是偶然。

 

这本书最有趣的一点,是在于始终抓住经济。陈医师经历过家道中落,贫苦不堪的生活,因此对钱非常敏感。而这本书本来是以银元为题,所以自始至终,每篇都要谈到一块银元能买多少东西。在银元购买力的高低变化之中,等于是一部旧上海的金融史。也因为这个原因,显得非常鲜活,有生活趣味。谈到旧上海,人人都知道淞沪会战,知道杜月笙黄金荣。但是,对于当时一个普通上海市民的生活可能知之甚少。《银元时代生活史》弥补了这种不足,可以让读者在几十年后了解当时一户普通人家每月的消费结构,怎么娱乐,怎么请客,怎么过年。这种针对普通家庭的真切目光,在21世纪的今天也依然让我觉得亲切感人。而且,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时代在轮回,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又在身边开始重现。由于书中多次谈到了理财,赚钱的方法,明确提出了地产才是致富最快的途径,因此,又被许多人当成是一本理财的书籍。

 

平实的文字,以及旧中国人的尊严,我看了以后,的确感受到了这两点。虽然只是几十年间的事情,但是那时候的中国人远比今天的狼崽仔们可爱。有一种很老派的气度和风华,让人觉得心里无限亲近。不似今天这样张扬、蛮霸,而是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感受。今天的中国人一派挥斥方遒的气概,有王道霸道之气,却根本不如前人那么从容,温和。若不是战乱连绵,那个时代真是让人向往。我惊异于一点:怎么看都觉得当时的中国人和今天的中国人是全然的两类。若把它们置于等同的时空,大概除了发肤的颜色类似之外,整个精神和气质都彼此完全不同。

 

读完《银元时代生活史》,让我怅然良久,觉得有某种悠久和发达的文明已经失落,某种血脉相连的文化传承已经中断。而究竟是什么东西,以及什么原因,那不是我的能力所能探讨得了的问题。

 

《银元时代生活史》精彩书评2:曾有那样的中国

 

以现在的标准来看,陈存仁是个文青,但在那时,他不过是个以专业立世过着普通生活的普通人罢了,我敬慕这样以专业立世,却又能超越专业人士,以兴趣爱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足迹的人,如今世道越来越怪,如果你做的是理工科的职业,平时喜欢读点书看点电影写点东西(陈存仁最大的爱好和花费是读书、看电影,尤其搜书,可以一掷千金),会被略带嘲讽的称为『文青』,直欲与小资儿并列,我并不抵制这种称谓,只是觉得别扭,难道读书生活不应该是一个正常的人,在一个正常社会里,应有的日常生活么?何以变得如此特别以至于要以一个标签名之?

 

依依不舍中,《银元时代生活史》看完了,这是本专栏结集,也是我看过最好的专栏集,连续,而且每一期都写的一丝不苟,没有灌水。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在上海地铁9号线和2号线上,以来回各一个小时的车程,读完了这本书,除了仍然沿用着的古老的地名,作者笔下的上海好像和我现在生活其中的上海,好像是两个地方。我时常觉得,那个上海漂浮在空中,而我现在乘地铁经过的,是沉沦地下的上海。

 

关于清末和民国,杂七杂八看过的书不少了,破碎之中,大概也可以还原一点那个时代的吉光片羽,流年碎影。这一本是普通人的观察,视角果然不同,比如我特地又翻《中国男》里写到的吴稚晖,如果不看名字,光看内容,你会觉得,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陈存仁笔下,吴是个可爱的老头,有真本领,但不张扬,藏而不露,天性乐观豁达,善良天真。而余世存笔下的吴稚晖却只是个『闯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余世存好像是把装傻当成了真傻。

 

陈存仁还详细的写了许多民国人物,商界政界银行界实业界的都有:章太炎 于右任 蔡元培 汪精卫 杜月笙 黄金荣 黄楚久 荣氏兄弟。。。我羡慕的想,做医生真是好,可以结识很多人。

 

陈是民国时代的谦谦君子,十里洋场的彬彬绅士,在他笔下,没有坏人,他广交天下朋友,黑道白道、三教九流,因此人脉广布,做事总是很顺利。然而,身为中医,他对因果报应之说,深信不疑,专辟一小节写了因果报应,列举十数上海滩风云一时的『白相人』无一得善终。他小心的掌握着与这些人交往的分寸:既不同流,亦不疏远。如果得罪了这些人,他在上海滩无法执业,如果和这些人沆瀣一气,又过不了自己做人这一关。他的做法是,敬而远之,严守职业操守,遇到大佬请客,礼到人不到。

 

从整本书可以看出他是如何从一个家道中落的贫寒人家在当时的十里洋场上海滩立足的,他有书生气,但不迂腐,精明强干却又正直,且深明圆滑变通之道。他初出茅庐时,锋芒尽显,惹来同僚妒忌,他便诚心邀请他们吃饭游玩,以息众怨--就这一点,我是做不来的。记得当初我在这个年纪,只识得自己一味向前,完全不顾他人感受;而后来上海沦陷后,日本的一家医疗研究机构厚礼厚遇找他做事,他又坚持不做。深爱自己的名节,不愿担当汉奸之名,当日本老板再三诚邀,并直言相告说,我们搞科研的也不想打仗。他也心动,想要利用日本的资源,为自己将来编撰药典背书,最后他的做法是:只做兼职,可以用标本和仪器,但不收薪金。到八.一三之战后,中日关系恶化,虽然可惜那么多标本未曾拍照存留,他还是忍痛连这样的工作也不做了。

 

他的一生都很顺利,一生多得朋友襄助,就算偶有小厄,总能化险为夷,这和他的为人和自己用功分不开,而且,他自己是医生,非常注重心理健康,所以许多看上去很糟糕的事,他也就举重若轻的度过了,轻描淡写出来,也就变得轻飘飘的不算什么了,比如他写自己的爱情,他喜欢一个女孩,双方都有意,但因为家人反对,他当时刚刚执业,只算中产,而女方却是大家族,豪门闺秀,后来女方屈于家庭压力,和他分手,赴美留学,失恋之后他也茶饭不思好长时间,而他关于爱情的总结是这样的:

 

『这一次我受了爱丽丝的刺激后,再去磅了一下,竟然体重减轻了十八磅之多,这时我体会到心理卫生的重要,婚姻不能全仗爱情,财富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我的财富不如人,只有知难而退。』

 

虽然,我总是认为爱情太过理智没什么意义。但现在想来,这种结论自有其道理,况且他那时还只20出头,就能如此解脱,未尝不是个好结局。顺便说,后来这位女生命运可没那么好啦。

 

他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经历了许多大事,无意之中结识了许多光华熠熠的人物,他是个专业人士,精于专业,爱好读书,编辑出版药物辞典,皇汉医典,成为中医界珍贵的资料,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几乎做到了顶峰,他精于理财,却又严守自己做人准则,不冒险,不发不义之财。因此即便身处乱世却也能左右逢源。

 

虽然他没有特别去写,但我觉得就连1949年,他对形势的判断也是精准的,他选择了离开,从上海到HK,继续自己的事业,因此可以在旧金山安度晚年,如果那时,他像抗战时代一样爱国,几乎可以肯定,他过不了那个全民皆疯的火红年代!

 

其实书中大部分内容和『银元』有关,几乎每一篇都有明细的账单,某年月日,在哪里吃饭,点了什么菜式,几个人,耗费几多?不厌其烦,他从老师处学到的理财明训,和如今大家奉行的那一套,区别不大,无非是以钱生钱,最容易。自立业后,他便很少再为钱所苦。更加有趣的是,他对北京印象奇好,人热情,服务周到专业,消费比上海低了近十倍。

 

他记录中的『银元时代』的中国,虽然不发达,但真是讲究仁义礼智信的礼仪之邦,尤其是诚信一项,真是令我无限追怀,那时候,商业往来,只一句话就可以,不用签任何文件,没有人会反口,即便破产也总要想办法还清所有亏欠,钱庄的庄票类似现在的信用卡,是可以透支的。但是,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办到庄票,而且,要预先存一大笔钱在钱庄。

 

整部书读完,我的感觉是,他笔下的时代,尽管也有蝇营狗苟、坑蒙拐骗,也有恃强凌弱,明欺暗诈,但这些是为人所不齿的,不是主流,基本上银元时代,是个明亮的商业世界,是个公平自由的时代,只要有志气,有智慧,肯埋头苦干,咸鱼可以翻生,机会属于每个阶级。这样的时代曾经存在于中国这块土地上,我在许多文字记载中读到过。我在许多认真制作的影像资料中看到过。

 

而今之世界,瘪三依旧、白相人依旧,而且诸多恶行都包装的理直气壮,成为主流,诚信之人,守节之人是越来越少了,彼时之人不是今天之中国人,彼时之中国,也不是今天之中国。看这样的记录,只有追怀,曾有那样的中国在,曾有那样的中国人。

 

(如有朋友需电子版,可以在下方留下邮箱,有条件的推荐购买正版图书)


复制本文地址,分享给藏友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这或许是写老上海最好的一本书》 https://www.yinyuanmi.com/article-79.htm

最新回复 (0)
返回
发新帖